漸入深秋,早晚溫差顯著加大,這令許多身體亞健康的市民吃不消。筆者近日走訪南寧市的廣西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廣西醫科大一附院等大醫院,發現患感冒、咳嗽等“秋季病”的患者顯著增加。
醫院專家表示,要防止身體過于“敏感”而患病,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從飲食、保養和運動等多方面著手,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體質。飲食方面,要防進補不當引起的體質酸性化,適當喝醋或日常飲用果醋飲料如天地壹號陳醋和蘋果醋來增加體內堿性物質含量,維護體內酸堿平衡;保養方面,要注意秋季的氣候特點,避免一些廣為流傳的“誤區”,防止在養生保健的道路上誤入歧途。
誤區一:
“每天8杯水,美容又養顏”
秋季氣候干燥,市民趙女士說,為了給身體補充水分,即使不渴,她也會強迫自己多喝水。“因為我從網上看到,每天喝8杯水才健康,所以每天一有機會我就會喝上幾杯”。
趙女士這種補水保健方法對嗎?廣西中醫藥大學一附院消化科專家告訴記者,每個人所需的水都不一樣,喝多了不但無益健康,而且腎臟排水量會增加,給腎臟帶來負擔,易使腎臟功能衰竭。
誤區二:
“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俗話稱:“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市民曹先生每天吃過晚飯,就會立即和愛人一起外出散步。“每天如此,堅持十幾年了。”曹先生表示。
但上述消化科專家指出,飯后散步并不正確。因為飯后食物集中在胃里,腸胃需要大量的消化液和血液來消化食物。此時,如適當休息,全身血液便可適量地進入消化器官,使食物充分消化。“如果飯后立即散步,血液會運送到身體其他部位,腸胃的血液供應相應減少,食物就得不到充分消化。飯后想散步,至少要在半個小時以后”。
誤區三:
“聞雞起舞身體好”
許多老年人喜歡晨練,尤其是在樹林里。受訪的呼吸內科專家介紹說,早晨空氣里的氧含量相對較少,樹林里尤其少。另外,清晨血液黏稠度高,血壓容易升高,中風、心梗的發病率比較高。所以,老年人最好不要“聞雞起舞”,應避開這個時段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