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冬季進補,來年打虎”。成都商報記者昨日了解到,枸杞、黨參、人參、淮山等幾十種中藥材“包裝”而成的滋補藥膳開始大規模上市,各大企業也加緊鋪貨,搶食“藥膳經濟”一杯羹。
不過,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今年的冬季中藥材滋補藥膳貴了不少,袋裝(100g)的價格普遍在10元左右,多家成都生產企業昨日對成都商報記者表示,受中藥材漲價的影響,藥膳制作成本提高了30%以上,“即使如此,生產也處于虧損的邊緣”。
藥膳漲價入市
成都商報記者昨日從百佳、家樂福、沃爾瑪等超市了解到,“燉雞”、“燉鴨”等中藥材滋補配方開始大規模在超市上架。不過,與去年相比,今年的滋補藥膳已難見四、五元的平民價,由紅棗、枸杞、黨參等藥材配置而成的小袋藥膳(100g)普遍都在10元左右。
“今年價格的確比較貴,同樣產品的藥膳價格大概提高了20%~30%”,多位超市專門負責配方類銷售的人士稱,“主要原因是供貨商不約而同地漲價了。”
不過記者看到,這些標價都在10元/袋左右的滋補藥膳,前來咨詢和購買的人并不是很多,“從目前看,購買的人還是跟去年差不多,具體銷售數據還得等過完年才能知道”,百佳等超市的相關人員告訴成都商報記者。
記者也看到,這些貼著高價標簽入市的藥膳品種并不是很多,粗粗算下,除了家樂福和王府井[50.72 1.10%]的零售品種超過了20種外,其他超市約在10種左右。
藥膳企業謀轉型
成都藥膳堂食品公司等企業負責人表示,“這屬于‘被’提前上市,主要原因是今年涉及到藥膳的原料基本全漲,有的甚至漲了40%~50%”。
據了解,中藥材藥膳是成都家庭冬季消費的熱點產品之一,不過據中藥材天地網的統計數據來看,一年來,成都地區的當歸、黨參、淮山等批發價漲幅超過80%,有的已經超過100%。“像枸杞、淮山都在50元/斤左右,平均算下來,藥膳成本的提升都在30%以上”,四川康達養生食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蒲真平對成都商報記者表示。
而多位做藥膳的業內人士表示,“提價后,消費者也難以接受,現在做藥膳生意基本都沒什么利潤。”蒲真平預計,“銷量同比可能要下降20%左右”。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藥膳管理的嚴格和原材料市場的劇烈變動,很多企業開始艱難轉型。“我們開始做休閑食品和糕點,藥膳產品的比例一直在下降,未來幾年,這種趨勢還會加大”,蒲真平表示。